当前位置: 首页  → 防汛抗旱
用心用情解民忧 办好群众身边事 ——下高埝站解决灌区群众浇地难问题取得实效
        2023年,下高埝站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聚焦灌区群众浇地难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务实工作举措,以打通服务灌区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实干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保障灌区群众增产增收。
调查研究 群众利益无小事
 
        针对灌区部分区域末级渠系不畅通问题,下高埝站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全站职工深入灌区田间地头排查问题,登门入户调查走访,对堵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逐条逐项研究解决。

        调查发现,庙沟村周家组田间渠道近一百米涵洞坍塌,导致500余亩经济作物只能靠机井灌溉,浇地费用高水量少,已经成了该村组群众的烦心事。

        新安村老安组种植的300亩樱桃,地处南支渠边却没有斗分渠连接,果树得不到及时灌溉,樱桃产量、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成了靠天吃饭的经济作物。

        下高埝站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立即将发现问题向中心作了汇报。


        “群众利益无小事,各部门要协同配合,迅速制定解决方案,尽快批复、尽快施工、尽快投入使用,发挥好水利工程作用,让灌区群众早点浇上增产水。”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安芳东高度重视,带领相关人员再次实地走访,并同村组干部、村民进行了交谈,对群众反馈问题逐一研判、现场交办。
 
攻坚克难 畅通渠道暖民心

        下高埝站担当实干,在现场办公会后,迅速开展施工前的临时占地、施工道路协调工作。

        但是,想要打通渠道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老安组新修渠道要经过外村田地,也影响了机井效益,工程施工的临时占地、道路问题经多次、多方沟通协商仍未能达成协议,工程施工进度严重迟缓,村组干部也没了信心,有的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以工程协调困难为由停止施工?还是克服困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成了为群众办实事坚定决心和斗争精神的一次重大考验。

        面对困难,下高埝站干部职工迅速调整心态,鼓舞士气,并协同参建各方,重新调整渠道施工方案、渠线布置,将机械改人工,避免临时占地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完成了周家组70米涵洞维修和新安组200米新建渠道、1座引水斗门、5套分门的安装施工任务。


 
        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阻挡群众利益的问题和困难,都化作一汪暖流涌向了群众心头。
 
顺利冬灌 群众称赞笑开颜

        2023年12月17日一大早,村民们不约而同的来到各自田间等待冬灌放水,冬日的气温虽然异常寒冷,却无法阻挡村民们盼水灌溉的热情。早在前一天,安排周家坡组、老安组冬灌的通知已经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地头的流动水价公示牌,清楚公示着流量、价格、每分钟收费标准,村组管水员的浇地记录本上,详细记录着浇地农户的姓名、地亩、接水和终止时间。

        下高埝站负责灌溉的干部职工也纷纷来到地头,向群众宣传最新的农业水价政策,认真答复用水群众的疑问。

        “地亩:3亩,作物种类:经济作物,浇地时间:9点05分—10点45分,共计100.8元。”管水员对照记录本念道。周家坡组村民周军峰的樱桃园刚刚浇完,正在和管水员核对浇地信息。
 


        几名村民也围在管水员身边,争相查看浇地记录本上的信息后说道:“这渠水和井水相比,浇地快、还便宜,一亩地30多块钱,渠水就是好,明年春季再浇一次,樱桃一定能丰收。”经过努力,周家组和老安组近600亩樱桃园终于在2023年浇上了桃曲坡的冬灌水。

        “果树喝足了越冬水,来年定是好收成。”村民对水管站维修田间渠道,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交口称赞。

        据悉,截至2023年12月27日,下高埝站冬灌工作已全面结束,超额完成冬灌引水任务,做到了灌区作物应灌尽灌。下一步,下高埝站将不断提高灌溉服务质量,加强田间渠道管理,办好群众关切事、困难事、身边事,努力为灌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         地址:陕西省铜川市新区华原东道9号
邮编:727031       传真:0919-3588303       Email:sxstgjyx@163.com       电话:0919-3588308
陕ICP备13002596号         技术支持: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29-865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