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防汛抗旱
《陕西日报》重点报道桃曲坡灌区冬灌工作——畅通“毛细血管” 解决用水困难

 


 

 

寒冷的冬日,大樊村的田地里,一丛丛麦苗从地下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给空旷的土地带来无限生机。田间地头,汩汩清水流入农田,浸润着麦苗。

 

“冬灌搞不好,会误一年庄稼。水到了,心就敞亮了! ”村民樊景远说,“多亏了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修的末级渠系,我们今年才能浇上地表水,来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记者看到,大樊村里,紧挨着农田有两条用混凝土衬砌的水渠,一条分渠,一条引渠。引渠对应的每块农田都有一道闸门。灌溉时,水从分渠流到末渠,再流向农田,农民能清清楚楚看到自家地里浇了多少水。
 

据了解,相比以往的土渠,混凝土渠道可以有效减少渠水“跑冒滴漏”问题,进一步提高灌区灌溉系数,节约用水。
 

渠水,是很多庄稼人的盼头。原来沟渠没通到村民刘建保家地头时,他浇地全靠用泵抽取地下水。“地下水只能浇小块地,要不停地接管子,才能浇完五六亩地,又累又麻烦。地下水冰冷、营养成分少,浇灌的麦苗长得不旺,比起水渠灌溉的田地,每亩一料要少打300斤粮食。”他说。
 

刘建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这田一年种两料庄稼,一料麦子,一料玉米,‘喝’上渠水后,每亩可以增产600多斤,增收将近1000元,美得很。”
 

入冬以来,陕西渭北地区持续高温少雨,桃曲坡灌区负责的10万余亩田地旱情严重。为了让农田喝上水,11月24日,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就开始放水,比以往提早了10天。在冬溉前,该中心积极整修、疏通末级渠系,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国庆假期,我们把桃曲坡灌区所辖的150公里斗渠、分渠走了一遍,了解了哪些渠是成型较好的、哪些渠是要修理的、哪些渠还需要延长,彻底摸清了‘家底’,并建立了工程台账,对需要维修的损毁渠段、年久失修渠段列入计划并逐步解决,重点修复了田间地头末级渠系这一‘毛细血管’,有效解决了村民灌溉用水困难。”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副主任秦鹏说。
 

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富平总站站长李建邦介绍,富平总站今年共计维修、新修、衬砌斗渠及分渠26条,总长7290米;安装斗门、引门、节制闸834套;疏通分渠、引渠7000米,有效改善、恢复灌溉面积2400亩,极大地改善了灌区条件,做到末级节水、群众受益。

   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312/26/content_852657.html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         地址:陕西省铜川市新区华原东道9号
邮编:727031       传真:0919-3588303       Email:sxstgjyx@163.com       电话:0919-3588308
陕ICP备13002596号         技术支持: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29-865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