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文化
[“读好书 求新知 强本领”读书征文]人间有味
    有人说:活着的意义就是,在这个并不干净的世界寻找通透的自己,找不到,只好迷失。正如史铁生先生所说:”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人生路漫漫,遭遇无数个挫折,迷茫,彷徨,绝望,最后以行者的姿态走完,整个人生道路,也就获得了皈依的真谛。史铁生先生对生命,信仰等富有深度的理解,是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都难以达到的高度。倘若命似琴弦,他必为绝响。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句话是史铁生先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的,对于他而言,死已经无所畏惧,看透生死才能真正的顿悟。 史铁生先生说他的职业是患病,业余才写作。我却认为,对他而言思索是常态,患病是业余,写作才是闲暇。《病隙碎笔》是我唯一一本,断断续续甚至磕磕绊绊读下来的,每当对人生发问,对生活抱怨,不知道这人间的滋味究竟在哪里时,史铁生先生都会在这给我解答。本书共分为六部分,243则,是史铁生先生对生命的追问与思考的总结。

    史铁生先生写道: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生命获得意义。“我”与“人生”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人生这条路是没有目的地的,并不是没有目标,而是走在这条路上本身就是目标存在的证明,是唯一的有效证明。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碌碌一生却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有人一生羁旅漂泊无依也照样活得逍遥自在。物质理想和精神理想的双重境界,究竟要靠什么实现?倘若物质理想需要外在可见的事实来证明,那精神理想的实现方式就必须靠内在的心灵世界。或许在人生路上行走的坚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信仰的成立。

    贵州遵义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生命渠”,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正是因为有了信仰,才做到了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蝉喘雷干,焦金流石,100多天,草王坝村滴雨未下。黄大发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迸发,坚定地和未明事物作斗争……这正是他对抗苦涩,品出的人间至味。

    记得一位智者曾经说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史铁生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记得苏轼在诗中这样写道“人间有味是清欢”,时光荏苒,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记住的不是气势恢宏的大景,而是最平凡的小事。我倒觉得人间有味,清欢抑或繁盛,倒不如说是这人间本身。人生路上举杯欢庆有时,踌躇满面有时,意气风发有时,痛不堪言有时……就是这些喜悦,痛苦,无奈和挣扎才构造了你自己的人生,当你行走在这样的人生道路上并一步步坚定的走下去,那便是所谓信仰。也就是这人间最有味之处。

    读完《病隙碎笔》后好久,我的脑子里还是会充斥着这样的场景:还是那个海边,一人,一轮椅,管它朝升霞降,潮起潮落。周围都是灰暗,只有他一人亮着。他总有很多话想说,所以才会有这本碎记。也许,身边的人给予的大多是关爱,而非共鸣,他是孤独的,他一生苦苦追寻探索关于人生的已知的,未知的道理,关乎人生,关乎命运,关乎信仰与道义,字字珠玑。他所带来的灵魂的洗礼,是生命的追问。不同的人生阅历造就我们不同的理解,然后终将品得这人间之味。

    致敬生命残缺灵魂完整的史先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         地址:陕西省铜川市新区华原东道9号
邮编:727031       传真:0919-3588303       Email:sxstgjyx@163.com       电话:0919-3588308
陕ICP备13002596号         技术支持: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29-865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