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水利精神征文】我心中的新时代水利精神 来源:樊超 发布时间:2019-07-23
浏览量:1002
水,是自然之灵,是生命之源,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万物因水而舞动,生命因水而勃发,大河怏怏、山高水长,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治水史中,水利人与水为伍,与水为伴,孕育了大禹精神、红旗渠精神、三峡精神以及陕西水利人引以为豪的引汉济渭精神等优秀治水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五千年精神传承、新时代实践创新,彰显了水利人“忠诚、干净、担当”的可贵品质,厚植了水利行业“科学、求实、创新”的价值取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怎能忘记黄河岸上泛滥的滔滔江水中,大禹率领民众与洪水抗争13年,付出毕生精力为民造福的情景;我们怎能忘记宜昌三峡大坝上新中国水利人面对从未有过的世界级难题和来自国外的不友好示意,挑战自我、攻坚克难的那一声声“一号机组就绪”“二号机组就绪”“开闸”的壮烈改革声音;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看得见、听得清前辈前赴后继的奋斗形象,那是水利事业开拓者的荣光、建设者的使命与担当,让后辈子子孙孙永志不忘。
半个多世纪以来,水利工作者发扬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用青春、热血和汗水筑就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指引下的生动实践中,催生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水利精神。在波澜壮阔的水利实践中不断得到诠释、升华、弘扬、光大,已成为全行业共同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治水实践、深化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忠诚、干净、担当”是我们新时代水利人的做人底色,“科学、求实、创新”是我们新时代水利人的做事底色。新的表述充分彰显了水利人的奉献精神、科学精神、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协作精神。
“忠诚”是我们的政治品格,也是一辈辈水利人的传承。“忠诚”就是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对水利事业忠诚。它是让我们对水利事业敬爱的源动力,是水利人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保证,是与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融洽衔接。因为忠诚,水利人坚守着人生的精神高地。时间会流逝,信仰仍在传承,精神仍在弘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水利人心中铭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坚守在渺无人烟、条件艰苦山区供水施工现场,扎根在偏僻闭塞远离都市的农村灌溉管理站,拼搏在波涛汹涌的防汛抗旱一线,是我们不负党国的重托、不负群众的厚望,是对水利事业的敬仰与忠诚。
“干净”是我们的道德底线,也是对水利人的品德考验,更是水利行业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诠释。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廉洁,是新时代水利人做人干事的道德底线,随着国家对水利行业的大力支持建设,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大批高投资水利工程陆续上马,房子、车子、票子、礼品、小恩小惠等,时时刻刻都在考验我们的原始欲望、挑战我们的心理极限。面对不良的社会不正之风,我们能安心接受吗?我们怎能因为自己的个人不正欲望践踏前辈流血付出的荣光。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真正把所干的每一项水利工程为灌区群众所用,让灌区群众享受水利改革带来的幸福感,让水利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灌区蓬勃发展有力载体。
“担当”是我们的职责所系,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使命;兴水利、除水害,事关全民族乃至人类生存,作为新时代的水利人,应该清晰的看到我们面临的区域用水不均衡、水资源严重缺乏、水环境严重污染、农业水利设施需加强革新等新问题。水利施工一线是最底层的实践者,更是这些问题直接的纠错者、改革者,我们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永远站在改革的第一线,把对灌区群众、灌区发展的责任铭记于心,时刻保持爱水爱民热情和工作激情,担当好水利人的应尽职责,做好新时代水利工程的答卷人。
“科学”是水利事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水利人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水利水电工程本是一门的专业学科,我们工作中必须有科学施工、科学治水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工作中多钻研、勤思考、善于同困难作斗争,在施工前期的勘察、施工方案的定制、施工工艺的运用等问题上利用现代高科技及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水利施工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求实”是水利事业发展的作风要求,水利事业不是空谈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它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的基础是建立在求实之上,而求实就是要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去办我们过去为灌区灌溉办不了的事、解决我们一直想干而干不了的水利引水工程。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时期,我们更应该有求实的态度,找准发展过程中的弱项、灌区灌溉中存在的问题、施工技术上的落后,下茬解决它们,这就是新时代要求我们水利人应当具有的求实精神。
“创新”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一个国家、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创新是更好的实践“全面深化改革”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水利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行业,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世界环境,我们怎能不重视行业的创新、技术的革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灌区,我们应该在治水理念思路创新、在利水体制机制创新、在兴水内容形式创新,特别面对灌区水资源短缺、农业灌溉设施老旧、末级渠系改造不到位的问题,努力想新办法、找新路子、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
新时代、新精神,我们这一代水利人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牢记“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水利精神,培养品德、精益业务、创新技术,让民族因水而荣、国家因水而强、时代因水而兴。(飞龙公司)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怎能忘记黄河岸上泛滥的滔滔江水中,大禹率领民众与洪水抗争13年,付出毕生精力为民造福的情景;我们怎能忘记宜昌三峡大坝上新中国水利人面对从未有过的世界级难题和来自国外的不友好示意,挑战自我、攻坚克难的那一声声“一号机组就绪”“二号机组就绪”“开闸”的壮烈改革声音;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看得见、听得清前辈前赴后继的奋斗形象,那是水利事业开拓者的荣光、建设者的使命与担当,让后辈子子孙孙永志不忘。
半个多世纪以来,水利工作者发扬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用青春、热血和汗水筑就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指引下的生动实践中,催生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水利精神。在波澜壮阔的水利实践中不断得到诠释、升华、弘扬、光大,已成为全行业共同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治水实践、深化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忠诚、干净、担当”是我们新时代水利人的做人底色,“科学、求实、创新”是我们新时代水利人的做事底色。新的表述充分彰显了水利人的奉献精神、科学精神、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协作精神。
“忠诚”是我们的政治品格,也是一辈辈水利人的传承。“忠诚”就是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对水利事业忠诚。它是让我们对水利事业敬爱的源动力,是水利人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保证,是与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融洽衔接。因为忠诚,水利人坚守着人生的精神高地。时间会流逝,信仰仍在传承,精神仍在弘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水利人心中铭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坚守在渺无人烟、条件艰苦山区供水施工现场,扎根在偏僻闭塞远离都市的农村灌溉管理站,拼搏在波涛汹涌的防汛抗旱一线,是我们不负党国的重托、不负群众的厚望,是对水利事业的敬仰与忠诚。
“干净”是我们的道德底线,也是对水利人的品德考验,更是水利行业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诠释。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廉洁,是新时代水利人做人干事的道德底线,随着国家对水利行业的大力支持建设,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大批高投资水利工程陆续上马,房子、车子、票子、礼品、小恩小惠等,时时刻刻都在考验我们的原始欲望、挑战我们的心理极限。面对不良的社会不正之风,我们能安心接受吗?我们怎能因为自己的个人不正欲望践踏前辈流血付出的荣光。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真正把所干的每一项水利工程为灌区群众所用,让灌区群众享受水利改革带来的幸福感,让水利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灌区蓬勃发展有力载体。
“担当”是我们的职责所系,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使命;兴水利、除水害,事关全民族乃至人类生存,作为新时代的水利人,应该清晰的看到我们面临的区域用水不均衡、水资源严重缺乏、水环境严重污染、农业水利设施需加强革新等新问题。水利施工一线是最底层的实践者,更是这些问题直接的纠错者、改革者,我们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永远站在改革的第一线,把对灌区群众、灌区发展的责任铭记于心,时刻保持爱水爱民热情和工作激情,担当好水利人的应尽职责,做好新时代水利工程的答卷人。
“科学”是水利事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水利人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水利水电工程本是一门的专业学科,我们工作中必须有科学施工、科学治水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工作中多钻研、勤思考、善于同困难作斗争,在施工前期的勘察、施工方案的定制、施工工艺的运用等问题上利用现代高科技及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水利施工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求实”是水利事业发展的作风要求,水利事业不是空谈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它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的基础是建立在求实之上,而求实就是要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去办我们过去为灌区灌溉办不了的事、解决我们一直想干而干不了的水利引水工程。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时期,我们更应该有求实的态度,找准发展过程中的弱项、灌区灌溉中存在的问题、施工技术上的落后,下茬解决它们,这就是新时代要求我们水利人应当具有的求实精神。
“创新”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一个国家、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创新是更好的实践“全面深化改革”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水利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行业,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世界环境,我们怎能不重视行业的创新、技术的革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灌区,我们应该在治水理念思路创新、在利水体制机制创新、在兴水内容形式创新,特别面对灌区水资源短缺、农业灌溉设施老旧、末级渠系改造不到位的问题,努力想新办法、找新路子、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
新时代、新精神,我们这一代水利人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牢记“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水利精神,培养品德、精益业务、创新技术,让民族因水而荣、国家因水而强、时代因水而兴。(飞龙公司)
Tags:
审核:李惠
编辑:刘羽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