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文化
引得清流润旱塬
 

桃曲坡水库新貌 王纪超 摄

    我的家乡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东部,宝鉴山山脚下的一个自然村落,与“药王故里"孙塬村隔沟相望。

    这里土层深厚,气候适宜,是优质中药材黄芩的适生区。东南方向山峰林立,石灰石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曾经铸就了秦岭水泥厂的辉煌历史。谁不说家乡好?但水资源匮乏的家乡,让我怎么也喜爱不起来。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我从小饱受缺水之苦。

    小时候,村里人大多依沟畔蜗居在土窑洞里。沟壑自东向西呈缓慢降落状,地势呈东高西低,院落里的土窑洞坐北朝南,院墙皆用黄土夯碾而成,墙头上的一株株蒿草和梭草野蛮生长着,随风摇曳着。草色由黄变绿,又从绿变黄,见证着时光的流逝,也陪伴着家乡人的一年四季。

    最为壮观的建筑莫过于门楼,或高或低,或宽或窄。门皆是黑漆涂刷过的,大多斑驳褪色,仿佛诉说着曾经的往事。院子内常有口水窖,窖口用四方青石铺设,用作人们吊水或绞水的工作台。从窑背到家的土路外高里低,它既是人行走的小路,也是让雨水流进水窖的自然水渠。一下雨,浑浊不堪的泥水夹杂着野草杂物一股脑儿涌进水窖,水质不言而喻。要想用窖里的水,需要将其沉淀三两天,待到杂质与水分离后才可饮用。这些水,仅能满足平日村里人做饭、喝水、洗衣服的需求。用完的水也不舍得倒掉,人们会竭尽所能“二次利用"。

    一年四季,塬上人深受缺水之艰难,便习惯成自然。这样的日子在夏秋季雨水充沛的时节会好一些,若遇上冬春连旱的年份,水显然不够用。村里人便纷纷出动,套牛、装水桶、举全家之力外出拉水。架子车上拉的水桶是用油桶子加工而成,每桶大概可以盛六担水。人们把拉回来的水装满厨房里的水缸和盆盆罐罐,满眼全是清清亮亮的水。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能够洗上一次澡,便是很奢侈的事情。

    后来,我们家住进砖窑。若遇下雨,窑背上的雨水从落水管哗哗流下,汇集到洗衣盆、水缸等容器里。再后来,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建了水池,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荒的问题。

    参加工作后,我与水的缘分更深了。工作之余,我常会静静地站在大坝上,脑海里总会闪现塬上人吃水难的画面。在水库工作生活久了,我用起水来也“任性”了许多,总喜欢穿着凉鞋用白花花的水来冲洗,再哗啦啦洗一把脸,那种凉爽与惬意无以言表。这种略显怪异的行为只有自己心里明白——都是小时候缺水留下的“后遗症”。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相继出台,政府也加大投资力度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家乡人民终于吃上了东塬供水工程送来的自来水,告别了水荒的历史。

    两年前,桃曲坡水库的汩汩清流引上旱塬、惠泽耀州。这是家乡近些年的大事件,再加上青惠公路的开通投用,必将助力铜川经济腾飞。

    梦里几回碧水济旱塬,今朝终遂心愿。这一切得益于经济社会的繁荣和水利事业的迅速发展,把这一汪碧水引向曾经最贫瘠、最干旱的家乡,我满心欢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         地址:陕西省铜川市新区华原东道9号
邮编:727031       传真:0919-3588303       Email:sxstgjyx@163.com       电话:0919-3588308
陕ICP备13002596号         技术支持: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29-865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