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文化
【新时代水利精神征文】敢担当,勇作为,共筑美丽中国梦
    遥想过去,大禹、李冰父子治水等传说无不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江河湖海的愿望,时至今日,葛洲坝、三峡等等水利枢纽工程纷纷屹立于长江黄河之上,从古至今一代代水利人用血与汗实现了中华民族兴利治患的期望。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迈入新时代,作为一名背负光荣与梦想的水利青年,我们应当如何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这一新时代水利精神?在这个安定和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年代,或许我们不能像战争时期的前辈那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而英勇捐躯,但我们可以如同一滴水,或以滴水石穿的坚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奉献水利事业,或融入江河湖泊,默默坚守,与千千万万名水利人一起,为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构筑一起努力奋斗。

    进入水利行业初始,受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感召,我自愿前往农村扶贫第一线,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扶贫大潮。初来乍到,虽然心中怀有扶危助困的侠义想法,但作为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农村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工作还是让我有些无所适从。在走访贫困群众中,逐渐的,我被乡亲们的真诚、质朴感染着,虽生活不易,但他们洋溢的热情让我这个离家远行的人感到了温暖,也越发坚定着要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决心与信念。在扶贫村中,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青壮劳力。这个群体的中流砥柱都纷纷逃往城市,去那里为自己和家人谋出路,留在家里的只剩下老弱病残的困难群体,他们对社会新事物接受程度低,又缺乏向上拼搏的勇气和朝气,由此,贫困似乎成为了必然结果。作为一名年轻人,我迫切的希望用自己活力与知识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给这里的群众开拓出美好未来。慢慢的,我学会了用最大的耐心倾听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最平实、最质朴的语言去沟通,给他们送去政策、送去思路、送去服务、送去温暖。在长时间的接触中,我又更深一层体会到他们生活的艰辛与他们渴望脱贫的期盼。于是,我与同事们一起,在管理局的支持下,紧紧围绕产业带动发展这一思路,在南胡同村搞起了蔬菜大棚和花椒园两大产业。看到南胡同村吃水用水矛盾加剧,我们便发挥水利方面优势,申请水利资金为蔬菜大棚建设水塔、水泵,并铺设灌溉管道。

    一切辛苦都会有回报,2017年底南胡同村顺利完成贫困村退出任务,33户贫困户相继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5.5%降至现在的0.94%。南胡同村还有很多项目需要我们去建设,还有很多贫困群众需要我们去帮助,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我们水利人将尽其所能,发挥知识,结合实际,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时光转瞬即逝,我已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变成了能够熟练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的扶贫干部,看着一条条泥泞的乡村小道变为整洁光亮的水泥马路,看着因产业致富而笑容满面的乡亲群众,我打心眼里高兴。诚然,我做的事不能像奥运冠军那样在赛场为国争光,也比不上科研工作者为国家提升科技硬实力那样流芳百世,但我愿如同水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把最简单、最平凡的事情做好,这就是不简单,不平凡。

    百川合流,终成江海。我们水利人将一步一个脚印,面对难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错误敢于勇担,忠于职守,履职尽责,兢兢业业发展好水利事业,为最终实现伟大美丽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供水公司)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         地址:陕西省铜川市新区华原东道9号
邮编:727031       传真:0919-3588303       Email:sxstgjyx@163.com       电话:0919-3588308
陕ICP备13002596号         技术支持: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29-86520092